同城58网 软件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提及 QC 快充?

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少提及 QC 快充?

在 2023 年的今天,提到快充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到国产手机厂商各自的私有快充,还有 USB-IF 的 PD 快充。而在早几年比较经常被提到的高通 QC 快充,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及了。那么 QC 是消失不见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QC 和 PD 之间的恩怨。

把时间拨到 2012 年,彼时 USB-IF 组织在 2010 年发布的 USB BC1.2 充电协议已经显得更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当时市面上也存在着诸如 Apple 2.1A、三星 5V2A 这样的私有快充协议,不过暂时只支持平板等较大型设备,智能手机端需要一个更快的充电协议来应对消费者日渐提高的用电需求。

于是 USB-IF 开始规划下一个时代的 USB 快充标准,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 PD 快充。但那时候的 USB-IF 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只满足低功率快充的改进版 BC 1.2,而是想要囊括更大型的设备,一口气提出了 100W 快充的蓝图。这对于当时的设备和技术而言显然是太激进了,USB-IF 自身内部陷入了漫长的争论,使得 PD 协议迟迟未能量产。

隔年,趁着智能手机的大规模上市而大肆扩张的高通,先于 USB-IF 推出了移动领域的快充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高通 QC 快充。QC 1.0 率先引入了开关充电取代传统的线性充电,并将充电电流提升到 2A,超过了 BC 1.2 规定的 1.5A,开启了智能手机的快充之路。

2014 年,高通发布了 QC 2.0,同年 USB-IF 发布了 PD 2.0。由于 QC 2.0 仍然是基于 Micro USB/USB-A,电流上限被限制在 2A,所以高通采用的是引入高压电压档的方式提高充电功率。并且高通的目标也不仅局限在智能手机端,它同时设计了 Class B 类方案,额外增加对 20V 电压的支持,意在兼容更广泛的终端设备。而 USB-IF 则选择放弃 Micro USB/USB-A,只兼容新设计的 USB-C 接口,得以突破常规 Micro USB/USB-A 的电流限制。今天的我们当然知道 USB-C 是未来,但当时基于 USB-C 的 PD 快充仍然没有真正落地,未来还没有到来。

2015 年,随着采用 USB-C 供电的 New MacBook 和 ChromeBook 的上市,筹备了三年的 PD 快充终于量产了。但 PD 并未能立即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因为彼时的 PD 和 QC 2.0 都是采用高压充电,对于手机而言发热太大,于是当时各家手机厂商都开始自研低压快充方案,例如 OPPO 5V VOOC 闪充、华为 4.5V SCP、vivo 5V 双引擎闪充、努比亚 5V NeoCharge。

高通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同年发布的 QC 3.0 中引入了 INOV 电压智能协商算法,在 9V/12V 的基础上,以 0.2V 为一档设定电压,最低下探至 3.6V 最高 20V,并且兼容 QC 2.0。

直到此时,在智能手机领域高通还一直走在 USB-IF 前面,但凭借着 USB-C 接口的优势,PD 即将迎来属于它的辉煌。

前面我们说了,高通的目光并不局限在智能手机领域,它一直试图能够将 QC 应用在更多的终端设备上。但此时高通的一个硬伤极大的限制了 QC 的普及,那就是它不是终端设备的制造商。高通 QC 2.0 采用发热更高的高压方案,一个原因就在于高通本身不是线缆和物理接口的制造商。当时采用低压快充的国产厂商,它们都选择了专门制造的线缆,改造了传统的 5-pin Micro USB 接口,以使其能够承载更高的电流。高通作为充电 IC 和方案的提供商,并不参与终端设备的制造,所以它会天然受限于线缆和接口的通用标准。

USB-C 的出现突破了过去 Micro USB/USB-A 的限制,高通 QC 3.0 也加入了对 USB-C 的支持。作为 USB-C 接口标准的制定者,USB-IF 显然是不希望高通在 USB-C 上另立山头来和自家的 PD 竞争,于是在 USB-C 接口和 PD 协议中都严禁采用除 PD 以外的方式来调整充电电压。高通预见了 USB-C 必将在移动终端中取代 Micro USB/USB-A,为此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去说服 USB-IF,试图在 USB-C 接口中,让 QC 和 PD 同时存在。但是,很可惜被无情的拒绝了。

搭乘着 USB-C 的春风,PD 率先在 PC 领域扩展开来。而随着智能手机也开始普及 USB-C 接口,Google 也在 Android 7.0 OEM 规范中就强调,使用 USB-C 接口充电、通信的设备,必须支持 PD 规范。2017 年,新一代的 iPhone 8 和 iPhone X 系列也采用了 PD 快充。有了 Google 和 Apple 两大巨头的支持,PD 取代 QC 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我们也知道,支持归支持,具体功率给到多少是另一回事。当今采用 USB-C 的智能手机都能支持 PD 快充,但往往都会将功率限制得很低。以我们熟知的 iPhone 为例,最高也不超过 27W。因为 PD 也有其自身的问题。在 PD 3.0 中,PD 设置了 5V、9V、15V、20V 四个固定电压档位,而对于手机来说,固定的 9V、15V 的电压在充电时的发热是比较高的。所以在 2017 年,USB-IF 又推出了 PPS,作为 PD 3.0 的子集,增加了对可调节电压的支持,希望将市面上的调压快充,如高通 QC 4、华为 SCP、OPPO VOOC、联发科 PE 都囊括其中,实现 USB 快充的大一统。

由于缺乏自身硬件终端的支持,高通未能像国产手机厂商那样保留自身的快充协议,面对 PD 的快速普及,高通只能选择融入 PD 协议中。16 年底发布的 QC 4,放弃了对 USB-A 的支持,全面转向 USB-C,并增加了对 PD 协议的支持。17 年发布的 QC 4+,正式采用了 PD PPS 的调压方式。20 年发布的 QC 5,进一步深度兼容了 PD PPS,并且推出了全新的电源管理 IC 和电荷泵,真正实现了 100W 级别的快充。

也就说,今天的高通 QC 快充,实际上就是 PD PPS 的其中一种具体应用方案,搭配高通提供的整套充电 IC,可以使得不具备自研充电技术的终端厂商能够便捷地实现高功率快充。例如现在国产的努比亚、红魔、还有国外的 ROG 等,它们使用的就是 QC 快充以及自己魔改的 PPS,突破了 100W 的限制而达到更高的功率。只是我们在提及它们的时候,因为充电头上面已经不再特意标注 QC,而是以 PD 和 PPS 来标注,所以我们很少再称呼它们是 QC 快充,取而代之的是 PD PPS 快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w58.com/n/a56621.html

高通,接口,解决方案,协议,电压,设备,Micro,充电,领域,支持,快充,高通,接口,电压,Micro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高通,接口,解决方案,协议,电压,设备,Micro,充电,领域,支持,快充,高通,接口,电压,Micro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高通,接口,解决方案,协议,电压,设备,Micro,充电,领域,支持,快充,高通,接口,电压,Micro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