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58网 软件 小米再度登上《焦点访谈》!中关村论坛展科技风采

小米再度登上《焦点访谈》!中关村论坛展科技风采

5月30日下午,以“开放合作·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在京圆满落幕。小米作为科技领军企业参展,设立“科技创新 绿色低碳”主题展区。小米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等先进科技产品重磅亮相。同时,小米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将“低碳”这一要求与公司战略、品牌相结合,现场还展示了让公众都有能力消费更环保、低碳的科技产品。

本届中关村论坛展览为期5天,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吸引了大量媒体关注。5月30日当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中,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席王扉接受采访,他表示,科技创新需要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当中吸取外部能量,结合内在因素去融合、碰撞,由此产生突破。

2023中关村论坛展览(科博会)云集了650余家企业机构,展出了大批最新技术和前沿科技成果。小米与参展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广泛沟通,展现小米风采,促进技术交流,共同推动中国科技产业繁荣发展。

小米集团于2010年4月在北京海淀区成立,是一家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网络为核心的消费电子和智能制造公司。成立十三年来,小米深耕精耕国内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以“手机×AIoT”为核心实现双引擎发展,以“互联网+制造”为方向植根制造业,以“投资+孵化”全面构建智能产业生态,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始终将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

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保持全球第三,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含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数首次超过6亿,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小米全球化战略持续深化,用户规模再创新高,截至5月21日,全球MIUI月活用户首次突破6亿。小米坚定不移地执行手机高端化战略,更加强调以用户体验为先,不断提升高端手机市场竞争力。

坚持技术立业 充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小米重视技术创新,持续推进“技术为本”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巩固技术核心竞争力。2022年,研发支出达到人民币160亿元,同比增长21%,未来五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1000亿元,充分体现出小米对技术、质量、创新的不懈追求。

在持续探索前沿创新科技、不断加强技术与人才储备的同时,小米也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截至2023年3月31日,小米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专利数已超过32000项。在5G领域,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有效全球专利族企业排名第10位;在影像技术方面,全球专利授权数超过1080件,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2500件;在MIUI方面,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7800件;在AIoT方面,全球专利申请数超过2300件。

小米的创新坚持也得到了国内外的行业认可,入选了全球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评选的2021年全球创新50强。小米“智能手机”产品荣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称号。

小米集团在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评审中共入围3个项目(快充、语音、IoT) ,“新一代智能终端高功率快充技术创新与应用”、“个性化情感化人机语音交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面向全屋智能的异构互联和融合交互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均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为了进一步释放“芯”动力,小米自研了专业影像芯片澎湃C1、快充芯片澎湃P1和P2,以及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澎湃C1不仅实现了更快、更精准的对焦性能,大幅提升暗光、小物件及平坦区域对焦能力,还具备更精准的白平衡算法,复杂混合环境光源精准还原。澎湃P1与澎湃G1的首次推出,实现了电池管理全链路技术自研的突破。小米13 Ultra搭载小米自研迭代的澎湃P2智能快充芯片+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毫秒级实时监控电池安全,大幅提升续航预测精准度,有效增强续航时长。小米通过打造自主可控的“芯”能力和“芯”生态,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

围绕系统及基础软件培根铸“魂”,小米成立之初的第一款产品是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MIUI。在2020年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发布了Xiaomi Vela物联网嵌入式软件平台。未来,小米将打造以人为中心、覆盖万物、跨设备协同的物联网操作系统,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满足万物互联场景下碎片化的功能需求和多样化的体验需求。

基于 “超越人眼、感知人心”的影像理念,小米推动影像战略升级,共“见”未来,共“创”新视代。小米将影像作为“从性能领先到体验领先”的关键核心,聚焦“超维融合光学”和“仿生色彩引擎”两大未来手机影像技术演进方向。

在北京市发改委的指导下,小米获批牵头组建“智能图像处理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图像处理未来的发展趋势,储备新型影像技术,抢占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小米人像虚化、夜景渲染、图像去噪等算法在被誉为“影像算法奥林匹克”的CVPR 2023-MIPI和CVPR 2023-NTIRE比赛中,获得四项世界冠军。

基于技术体系的长期积累和预判,小米提前布局、集中投入人工智能赛道。依托小米AI实验室,小米在计算机视觉、声学、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方向自研的一系列AI技术达到业内一流或领先水平,为小米的手机、AIoT、新零售、互联网等业务和产品赋能注“智”。2019年,小米入选科技部智能家居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21年,小米AI实验室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榜单。

做制造的制造,小米重力“互联网+制造”领域,以互联网模式颠覆实体制造行业提升效率,带动京津冀乃至全行业供应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点亮中国智“造”。小米亦庄智能工厂以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为切入点,使用5G、机器人、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与工业网络、工业软件、控制系统融合,面向智能硬件高效柔性制造中零部件、模组及整机生产、装配与检测等关键工艺要求,与国内核心装备和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合研发建设国产化高柔性自动化制造协同创新平台,已形成目前国内自主可控率较高的装备产业链。

推动低碳战略实施 绿色技术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

气候变化对世界带来的挑战越来越严峻。秉承着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的使命,小米认为,有责任用公司的产品与技术助力解决这一挑战。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善于通过技术创新和高效率模型提供解决方案。

为实现气候积极的目标,小米制定了由上至下的气候战略,以严格的温室气体盘查、设定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采用清洁科技手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扩大正向环境影响作为实现目标的主要路径。

小米积极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以“手机xAIoT”为核心战略的小米,同样非常重视相关业务的“低碳”表现,并且将清洁、减碳等概念视为重要的发展机遇。小米集团将气候变化因素纳入向用户交付“最酷的产品”的全过程。这意味着,小米将“低碳”这一要求与公司战略、品牌相结合,目的在于开发更环保的产品或科技服务,也希望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全社会产生积极正向作用。

小米集团在清洁科技领域的研发投入占整体研发投入的50%以上,而应用了清洁技术专利知识及产品的相关收入占总收入59.7%。具体实施中,AIoT业务并不局限于物联网、智能智造、电子回收等技术领域,更与城市化和智能家居消费升级相融合,尤其还跟上“低碳建筑”的潮流,小米的绿色低碳策略更落地于为民众提供生活减碳的场景化解决方案。

AIoT作为小米主营业务之一,已经与低碳、清洁技术等理念相融合,在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小米正将绿色技术纳入考量范畴。2022年小米首次提出了“零碳哲学”计划,对于该计划的目标,小米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即提升“低碳幸福感”——这也是小米作为世界500强民营科技公司的庄重社会责任承诺。

小米通过效用、价格和环境足迹三方面考察产品及服务的“低碳幸福感”,在专注于提高产品效用和确保产品的经济适用性的同时,也在降低产品与服务的环境足迹。小米将以更可负担的价格,让公众都有能力消费更环保、低碳的科技产品。

同时低碳、清洁技术也是打造产品竞争力、增强业务表现的新方式。关注节能、绿色低碳工作正成为国际领先企业的普遍做法。受全球低碳化经济发展的影响,推出低碳产品、低碳解决方案,既符合当前环保潮流,也成为树立小米品牌知名度的新标签。

构建合作共赢的创新生态 与合作伙伴共成长

小米围绕科技、开源、合作、产业、创新等维度,以生态引领构建全方位、合作共赢的命运共同体。从智能手机出发,到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再到智能制造、智能电动汽车以及仿生机器人,小米正在以丰富的智能终端和服务,紧密连接人和万物,构建不断延展的科技场景和全新的科技生态。

小米基于开源软件的特点,结合业务实际情况,建立了贴合业务场景的开源生态,为小米集团高效使用开源技术,实现站在巨人肩膀上创新保驾护航。拥抱开源是小米工程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智能手机的移动操作系统,到云计算、大数据 、人工智能,开源都在小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小米积极参与多个国际重大的开源项目,比如Hadoop、HBase、Spark、Flink、Hive、Kylin、Kubernetes、TensorFlow等,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

另一方面,小米也积极将自研的、具有通用性的软件系统回报开源社区,相继推出了Open-Falcon(互联网企业级监控系统)、Pegasus(分布式KV存储系统)、SOAR(SQL优化和改进工具)、MACE(移动端深度学习框架)、Kaldi(语音识别工具)等一系列优秀的开源项目。

围绕产业生态,小米开展生态链建设,通过“投资+孵化”方式培育一批生态链产品生产商负责产品研发、生产和交付等工作,小米则利用其市场、渠道影响力及供应链管控能力,为生态链企业提供销售服务、共享供应链资源,并建立集中采购平台,满足生态链企业对产品生产物料的需求,帮助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此外,小米还加强“硬科技”赛道投资力度,与长江产业基金共同发起产业基金,募集总规模为120亿元,聚焦相关制造业上游技术和核心元器件,目前已投资超过100家企业。

为促进与高校形成创新合力,小米与多所高校开展共建合作,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加强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

同时,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发挥多个公益项目的整体规模效应,达成“支持高校发展,培养科研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反哺高校发展”的良性循环,为中国高校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从2022年2月开始,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联合高校开展“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计划总捐赠金额5亿元,5年覆盖100所高校,支持中国青年人才的发展,促进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推动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2022年7月7日,在第七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市自然基金与小米公益基金会签约设立“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小米创新联合基金”,小米公益基金会将向市自然基金捐赠5亿元(每年捐赠5000万元,捐赠期10年),重点支持本市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促进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小米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生态思维打造创新命运共同体。在全国工商联领导下,小米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共同组建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集聚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产业、市场等优势资源,对全行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突破发展瓶颈,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家中关村企业,小米表示,将继续秉承中关村精神,心怀梦想充满干劲,继续与创新为引领不断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成为全球智能制造的引领者,为发展数字经济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米表示,将坚持创新驱动,瞄准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共性技术测试验证、科技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的全链条创新重任,推动关键基础技术的创新应用,形成贯穿产品需求、能力建设和行业进步的良性循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w58.com/n/a78702.html

科技,论坛,全球,产品,技术,中关村,影像,创新,小米,智能,科技,技术,小米集团,低碳,小米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科技,论坛,全球,产品,技术,中关村,影像,创新,小米,智能,科技,技术,小米集团,低碳,小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科技,论坛,全球,产品,技术,中关村,影像,创新,小米,智能,科技,技术,小米集团,低碳,小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