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58网 教育 爱发火和不爱发火的孩子,哪个更好?“会生气”的孩子才更健康

爱发火和不爱发火的孩子,哪个更好?“会生气”的孩子才更健康

越来越多的父母因为孩子“在家小绵羊,在外大灰狼”“沉闷抑郁拒绝沟通”而头痛心痛,在愁苦中反复思考:是孩子读的哪些书不够温润,还是孩子交的哪个朋友不够友善?

其实,酿成孩子乖戾性格的病根并不是周围多么复杂的环境,而仅仅是这些孩子们既没能学会正确地释放愤怒,也不能够很好地接受自己的错误罢了。

让孩子学会释放愤怒,“允许他犯错”,是真正聪明的父母所琢磨考虑的事情。

让孩子释放愤怒,不是骄纵地让孩子将绊倒的过错归咎于坚硬的地板、向他人身上发泄怒火,而是不要强迫他憋起真实情绪,要直面自己的感受,并去将其合理地释放出来。同样,所谓“允许他犯错”,也不是要求我们去忽视孩子的错误和不足、置之不理,而是尽可能避免因为我们的孩子平时犯错而加之以严厉斥责,从而葬送了他面对错误的勇气,要在他的过失面前从容地后退一步,先将这些问题留给孩子自己去仔细检查、思考和自我批评。

我们都知道,愤怒是人之常情,就连成年人都很难在所有人面前克制怒火,更何况是天真率直的孩子们呢?可是当孩子们因为碰倒了杯子、掉了棒棒糖等等小事而大发雷霆、委屈哭闹的时候,父母们往往会对此感到难以理解、不可理喻,甚至是感觉一股无名火窜起,认为他们的愤怒是任性和胡闹,于是反过头来大声斥责。

爱发火和不爱发火的孩子,哪个更好?“会生气”的孩子才更健康。

父母当然是一片苦心,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之后认真改过、少走弯路。

可事实上,在孩子小的愤怒面前强求其克制之的做法,反而很可能使幼小的孩子格外鲜明的情绪不良积压,长此以往则不能让孩子养成正确地处理自己怒火的习惯。

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似乎总是人类热门议题之一。心理学上认为,情绪是我们身心调节的关键,如果我们的情绪没有合理的方式宣泄出来,就会变成自我压抑与自我折磨。所以,引导和教育孩子正确调节情绪不容等待。关于如何引导孩子学会释放愤怒、与自己的过错和委屈和解,有以下三点巧妙的方法供为难的父母亲参考。

第一,先倾听。不论孩子的怒火源有多么微不足道甚至无理取闹,在面对它时,父母首先要做的一定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下意识地否定和鄙斥,而是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重要的实际上并不在于知道孩子为什么这么做,而是让自己站在孩子的一边,不要让孩子一次次觉得自己被“背叛”而厌倦与我们沟通。

倾听是一门学问。当孩子不想说出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应该耐心以待,循循善诱。愤怒在被说出口的时候会变得不那么尖锐和情绪化,开口交流能与人以理智,而这正是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明白的。

第二,要公正。在孩子们说完自己愤怒的原因后,用不疾不徐、客观和气的语气,告诉孩子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在饱含着爱意和温暖的倾听之后,让孩子们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愤怒,实际上已经不那么困难了。

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是曾经在德国的地铁站里看过的一对母子。年幼的儿子蹲在地上很长时间,无论如何都系不好鞋带,正在他气恼地哭了起来的时候,那位母亲轻轻地蹲下,注视他片刻后慢慢地说:“我能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失望,谁都有做不好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坚强的人,你不应该因为这样的小事就自暴自弃。”

儿子逐渐收起了哭声,之后那位母亲在儿子带着泪光的注视下抬手,放慢动作让儿子看清楚,帮他系上了左边的鞋带,又收回了手:“现在我已经演示给你怎么做了,右边的鞋带你要自己系。相信你这次可以成功。”

多么智慧的母亲!她认可了儿子的委屈,评价了他对待失败不够平和的心态,与此同时不忘教会他如何去做这件事,也不是大包大揽地替他全部完成。这位母亲对待儿子愤怒的方法,我们应当学习。

第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引导孩子进行反思。这次的怒火应该被转化下次不再有糟糕情绪的办法,这才是允许孩子犯错、让他释放愤怒的根本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归根结底想要做的,不是为孩子一路处理所有不美好,而是让他学会怎样避免不美好,以及避无可避时,他应该怎样去面对和解决它。

譬如孩子因为被小明抢走了珍爱的玩具火车而愤怒地摔了其他的玩具,那么在父母帮助他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其中的问题之后,他应该明白了为什么单单是我的火车被抢走(因为我平时不喜欢和小明分享玩具,却总是拿小明的糖吃)、怎样才能让这样的事不再发生(我应该照顾小明的感受、对待朋友更大方一些)…这种自省的能力将是孩子受用一生的珍贵宝藏。

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的孩子,不一定是走得最快的,但一定是能走得最远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弱点,能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也会在自己愤怒的时候懂得自我调节,明白将愤怒憋在心中并不是销毁愤怒。因为父母正确的教导,这样的孩子们将不再畏惧愤怒与过错。

让孩子学会释放愤怒,允许他犯错。当父母能够微笑地看着孩子宣泄情绪就像是看着他曲曲折折但勇敢地成长,而不是因为他的错误而气得跳脚的时候,孩子们也就自然而然地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意识,看到了父母的爱,从而对这个世界充满爱与宽容。

愿我们的孩子眼中不要积郁着沉闷的愤怒和悲伤,而是饱含着纯粹的快乐和感动,对为人有信心,对处事有胆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犯错,错误,怒火,问题,情绪,父母,儿子,孩子,时候,知识科普,小明,怒火,情绪,父母,孩子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犯错,错误,怒火,问题,情绪,父母,儿子,孩子,时候,知识科普,小明,怒火,情绪,父母,孩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犯错,错误,怒火,问题,情绪,父母,儿子,孩子,时候,知识科普,小明,怒火,情绪,父母,孩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