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58网 教育 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

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

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 小雅

为北大学生讲死亡哲学课的王一方教授说:“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你叫人吃苦,他是不会吃的。我们只能加点糖、加点奶,搅拌搅拌,把它做成巧克力,人们才会愿意吃。只要让人们吃下这颗巧克力,他们就会自己去体会里面苦的味道。”死亡教育的重点,不在死,在于生,向死而生,就是向着死亡来规划自己的生命,增加生命的宽度、温度、厚度。

靠谱教育名家、新闻解读、家庭心理干货,点击星标

“湘潭伢子回来了!”

4月1日,湘江畔的小镇,马英九用方言回应湖南民众热情的问候。

马英九是首位访问大陆的台湾地区前领导人,回老家祭祖,是他这次大陆之行的一件大事。

马英九祭祖 图源网络

马英九的父亲和祖父曾经在湘潭生活过,他没见过祖父,但一直心心念念想要来祭祖。在祖父墓前,马英九百感交集,落下眼泪。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马英九说,这是我们中国人道德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想聚焦“慎终追远”中的“终”字,来谈谈如何跟孩子讨论离别与死亡。

01

“不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这世界上

最大又最令人恐惧的秘密”

“我的朋友去世时,我的父母不知道如何帮助我支持我,甚至不知道怎么和我谈论这件事。”佐伊的两个朋友去世了,一个是自杀,一个死于癌症。对于佐伊家中每个人来说,死亡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没有家长的支撑,她不仅悲痛,还非常孤独。

北大哲学教授何怀宏也说过,我们最好不要让孩子独自承担这世界上最大而又最令人恐惧的秘密。

美国姑息疗法医师道恩·格罗斯的话更为直接,“孩子们并不生来害怕死亡,是我们教给他们这一点的”。格罗斯和同事一起开发了死亡教育课程,将有关死亡和临终关怀的讨论带入美国课堂。

简单来说,死亡教育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面对死亡和临终,而提供的教育和培训。

“这课来得正是时候,给我创造了一个可以谈论我内心感受的环境。”失去两个朋友的佐伊在死亡课程中得到安慰和修复。

孩子们会从新闻里获知死亡,疫情夺走的生命,灾难造成的伤亡,再近一点,最亲爱的爷爷奶奶的离世、心爱的猫咪去了喵星,哪怕是心爱的花草衰败枯萎,都是孩子们直接目击的死亡。

三悦有了新工作》剧照

台湾教育学学者张淑美在《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中指出,儿童从四岁就开始对死亡有了一定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死亡的概念也越来越成熟。小学阶段的孩子已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思考能力,如果这时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死亡教育引导,他们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死亡观,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生活。

另外一些心理学研究显示,儿童对死亡的认知可分为三个阶段:

3~5岁,孩子能慢慢理解生命会消失、死亡,但会认为死亡是暂时且可逆转;

5~8岁,逐渐认识到死亡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是不可逆转的,但不会把死亡和自己联系起来;

9岁以上,儿童对死亡有了相对成熟的认知,开始理解死亡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包括自己。

这些,不止会触动我们家长,也会影响到孩子,尤其当孩子近距离“遇见”死亡,他们会尝到“切肤之痛”。不少孩子不仅表现在情绪上,还会主动问家长,想要讨论死亡:

我心爱的狗狗为什么会死?

它死前是什么感受啊?

我也会死吗?

家庭是死亡教育最常发生的地方,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也是家长的必修课。

《我是遗物整理师》剧照

02

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

死亡教育的历史并不算久远。

它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死亡觉醒运动”。60年代,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率先提出了“生命教育”概念,开始探索“死亡教育”。

后来,德、英等国也跟进,纷纷做相关研究,实施死亡教育。在80年代,亚洲的日本等国也开始引进和学习西方的死亡教育研究成果,探索本土化。如今,死亡教育,是世界各国都要面对的教育课题。

在中国,对死亡教育的关注源起于一篇译文。1988年,中国学者翻译并发表了德国学者的《死亡教育》一文,其中论述了死亡教育的内涵、必要性等。

最早, 死亡教育主要服务于医学领域,后来逐步扩展到社会上的死亡教育,包括平时生活上的死亡教育。

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冲击,包括对青少年的心理冲击,也是极大的。这时,对死亡的伤痛、焦虑及心理创伤受到广泛关注,死亡教育也更加受重视了。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一些高校开设了“死亡课”,讲述“死亡的意义”;社会上,也有人创办死亡体验馆,就想有个地方好好讨论死这件事。

但接受这件事需要一个过程。正如为北大学生讲死亡哲学课的王一方教授所说:

“死亡教育是一颗发苦的可可豆,你叫人吃苦,他是不会吃的。我们只能加点糖、加点奶,搅拌搅拌,把它做成巧克力,人们才会愿意吃。只要让人们吃下这颗巧克力,他们就会自己去体会里面苦的味道。”

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人往往不愿提及死亡,这可是禁忌话题,人们不小心说到可能还要“呸呸呸”几下。然而,死亡,并不会因为你不去谈论它、忌讳它而消失,生与死,从来都是无法剥离开来的一对。

《入殓师》剧照

向死而生的重点还是在于生,王一方说,向死而生,是指向着死亡来规划自己的生命

“既然我们知道生命的长度是不能延长的,那我们就增加它的宽度、温度、厚度,让生命更有光泽,更有内涵。”

03

告诉孩子:死亡总会到来

但生命的路还很长很长

王一方教授的死亡哲学课中也有小朋友,他说,我们用绘本的形式给小朋友讲死亡,其实小朋友比大人更容易接受死亡教育。从他接触的孩子来看,他认为,9岁以前的孩子不会害怕死亡,他们认为死亡就是睡着了。死亡等于睡着,说明在他们看来还是可逆转的。

家里的死亡教育该如何自然地发生呢?

首先,家长自己要冲破禁忌,对死亡有了解,准备好与孩子诚实地谈话,这是基础。

《阿甘正传》剧照

接下来,要找到合适的时机。遇到“死亡”的时候,比如,适合孩子读的书中、影视剧里出现了死亡,或者新闻事件中有人死亡,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说自己对这些事的真实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死亡和临终,让孩子知道,这些是可以聊的,伤心难过都是正常的。

比如一本经典的儿童小说《天蓝色的彼岸》就诠释了生命与死亡的真谛。它让人真切体会了生与死的距离,可以很近,可能就在几秒钟之间,但也非常的遥远,从天蓝色的彼岸来,要到天蓝色的彼岸去,这解决了人们的一个难题,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好好对待,不过也没什么好害怕的。就像最后主人公对大家说的:不必害怕死亡。

电影也通常有助于打开话匣。格罗斯就说:“几乎不可能找到一部不涉及死亡的电影。”包括孩子们爱看的,比如,哈利·波特系列、《玩具总动员3》。孩子会为某个角色的遭遇感到悲伤,会有共情,可以问问他们:电影里有哪些最难以看下去的部分?

最后,可以加一些仪式感。孩子并不会总想把感受说出来,但他们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悲痛,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纪念方式,比如,摆放照片、纪念品、举办纪念活动等。

《寻梦环游记》剧照

与孩子交流时注意,按照孩子的认知阶段来用词、选书及影视剧等。

倾听孩子的声音,孩子的提问,别轻易地敷衍,也不必着急给出答案式的回答。给孩子以抱抱,或者握住孩子的手,让他们感受到,你已经理解到这个问题的真实和重要,不论是什么重负,你们都可以共同分担。

何怀宏说:“我们毕竟是因为死,才更深切地知道生,更深切地知道爱。我们通过对死亡的认识,更加珍爱生命。

这个清明节,父母或许可以让孩子知道,死亡会到来,但生命的路还很长很长。

靠谱优质教育名家观点

点击星标

第一时间抢先知

点亮“ 在看”,分享更多人

点击原文,进入专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生命,美国,家长,生活,教育,中国,死亡,马英九,儿童,孩子,死亡教育,佐伊,格罗斯,马英九,孩子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生命,美国,家长,生活,教育,中国,死亡,马英九,儿童,孩子,死亡教育,佐伊,格罗斯,马英九,孩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生命,美国,家长,生活,教育,中国,死亡,马英九,儿童,孩子,死亡教育,佐伊,格罗斯,马英九,孩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