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58网 软件 骨传导耳机的天花板 南卡Runner Pro 4 带来新升级体验

骨传导耳机的天花板 南卡Runner Pro 4 带来新升级体验

前言:

对于喜欢运动的小伙伴们,一提到骨传导耳机都不陌生,最近就有朋友找我推荐一款,之前我一直使用的都是南卡的Runner骨传导耳机,而Runner是主打旗舰系列,鉴于品牌效应、综合性能、性价比方面,我给他选择新出的Runner Pro 4,今天我就带大家来看看,这款升级版的骨传导耳机到底有哪些出色的表现呢?

开箱外观:

当拿到包装着实有点小惊喜,这个黑色简洁风的设计,送礼相当有面子。NANK的标注、海马的产品图案、Runner Pro 4的耳机型号都有凸显出来,以及背面有产品参数和相关信息。

上开盖打开盒子,内部排列了所有的产品,包括耳机、说明书、不同规格的耳塞和磁吸充电器,配件安放都是独立固定的,取用方便,简单明了。这个包装整体风格设计充满了精致感和高级感,相比那些简易的包装盒来说我是爱了。

再来看下南卡Runner Pro 4的机身设计,与上一代无太大差别,依旧是海马的造型,采用挂脖式结构,经过四次迭代升级,外观无棱角,轮廓曲线自然感很强。外层通体磨砂的环保塑硅胶材料;中间是高强度记忆钛金属材质,可进行360°弯曲;重量仅有35g,整体感觉佩戴无压力,触感亲肤舒适。

功能使用:

Runner Pro 4的耳机左侧有电源键,右侧是功能键。后方是集麦克风,音量+/-键,LED指示灯于的模块。

耳机内侧是有一个磁吸充电接口。Runner Pro 4内置180毫安的电池,凭借低功耗的蓝牙5.3技术,能够达到180小时的待机,10小时的音乐播放,15小时的通话,如果每天运动约1小时,基本可以做到一周充一次。

此外,Runner Pro 4内置了16GB的存储,可以脱离手机独立使用。支持OTG传歌;而且还支持NFC连接,以及双设备连接等方式。

真实体验:

就我个人而言,用过不少的蓝牙耳机,入耳式的久戴不舒服;半入耳式容易掉落;所以我比较看重的就是佩戴舒适度。而且在音质的效果上只要不是太差的都能接受。当戴上骨传导耳机后,完全是满足我的需求,实现了轻盈又稳固,久戴不痛,在运动场景下使用,都能带来更强的体验感。而且凸起的按键,识别度高,不用手机盲按即可精准操控。

作为音频类产品,骨传导耳机也是离不开音质的方面的讨论。这次南卡为了提升Runner Pro 4的音质,在这款耳机上采用了新一代声学技术“響科技”,AF全震指向性振子2.0据说可以提高45%震子振动面积,在提升音质47%的同时还优化了声音的传输方向,就我的体验情况来说,试听了几首国内外的歌曲,耳机发出的声音具有空间感和节奏感,低频力度十足,人声澎湃浑厚,非常有真实感。

而漏音是骨传导耳机绕不开的话题,在户外还好,如果是室内或公共交通时,漏音就让人尴尬了。这次在体验Runner Pro 4的时候发现这个问题改善了,南卡独家OT闭合降漏音技术3.0和封闭式腔体设计,能够减少90%的漏音,基本不存在漏音问题。在室内使用时可将音量控制在60-70%左右就可以了。

顺便再来说下降噪方面,Runner Pro 4内置AI通话降噪技术,通过风噪检测上来增强耳机的抗风噪效果,来保证人声的清晰。这一技术主要是为了消除通话环境中的背景噪音,能够保证通话内容的清晰呈现。

针对骨传导的特殊使用场景。防水性能上也进行了测试。Runner Pro 4采用一体化设计,并且拥有纳米防水涂层,以及磁吸式充电,防水达到了IPX8级别,在水洗、洗澡、游泳时都无问题。

心得总结:

我也发现耳机行业也是很卷的,从几十元到几百元的耳机都有,而骨传导作为具有特定性需求的耳机来说,旗舰级别也已从几千元降到一千多的水平。而骨传导耳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可以让大众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Runner Pro 4在佩戴、功能、音质、漏音、降噪等方面都有不小的提升,充分解决了骨传导的通病,让用户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能在专注于训练、健身。可以说是千元骨传导耳机的标杆,适合跑步、骑行、登山、游泳等场景,为达人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南卡Runner Pro 4可以说是今年最值得入手的骨传导耳机之一,如果你也喜欢不妨去尝试一下吧。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cw58.com/n/a3145.html

南卡,Runner,技术,传导,方面,音质,耳机,天花板,的设计,Pro,音质,耳机,漏音,骨传导,Pro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南卡,Runner,技术,传导,方面,音质,耳机,天花板,的设计,Pro,音质,耳机,漏音,骨传导,Pro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南卡,Runner,技术,传导,方面,音质,耳机,天花板,的设计,Pro,音质,耳机,漏音,骨传导,Pro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