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58网 教育 风轻云淡还是“卷”?——从威敏公学的GCSE选课说起

风轻云淡还是“卷”?——从威敏公学的GCSE选课说起

GCSE(普通中等教育证书)是英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1988年开始的考试,不仅是基础教育的总结,也是接受继续教育或高等教育路径的分水岭。所以,GCSE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般来说,学生在9年级的时候需要选择GCSE的科目,在10年级和11年级学习2年后,参加 GCSE考试。由于教育的连贯性,GCSE的科目选择,对A-Level以及未来申请大学会有间接的关系。比如,如果孩子想在大学读音乐专业,那么GCSE阶段的选课一般需要选择音乐,这样才能保持连贯性,以及能够从中看出孩子的专注和成绩。

除了考虑选择哪些与大学专业相关的科目外,学生还要考虑在哪些科目上能拿高分。在同样“高分膨胀”的英国,如果某些课程拿不到好成绩,那么在未来申请大学、甚至将来找工作时的“印象分”多少会打折扣。

威敏公学学生的音乐造诣很高,

那些有意学音乐专业的学生,

GCSE阶段通常会选择音乐科目

家长和学生面临的难题是:9年级的学生也就是13、14岁的孩子,家长不太能确定未来孩子的兴趣和走向,很多孩子自己也不太确定自己的爱好和专长,这让GCSE的选科变得比较棘手。

“别听家长的”

9年级不仅是学习上的一个新阶段,由于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也因此进入了成长期的崭新阶段。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大部分孩子似懂非懂,但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家长说话的分量减弱,即便是在GCSE选科这样重要的事情上,家长的意见也只得往后站,这个信号在英国顶尖私校威斯敏斯特的学生中散发得尤为强烈。

总体来说, 英国私校教育培养的孩子,具有较强的独立思维和自主能力;大部分私校的学生,思考问题、做事方式会更加成熟,自己的判断和决策权重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选科截止日期的临近,很多家长都变得忐忑不安,或多或少希望能够引导或左右孩子的决定。比如,一些家长要孩子学计算机、产品设计等学科,出发点是考虑到未来的大学专业,乃至于就业前景。但对威敏学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听从内心和自己的喜好。如果实在熬不过家长的唠叨,学生常常会说:“我们老师也说了,GCSE选科不能听家长的。”

威敏学生参加“模联”辩论,成绩斐然

别听家长,那听谁呢?首先,当然是学校各学科的老师。 威敏的老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评估也会非常具体,比如会说“元素周期表知识运用得很好”“电磁波知识还有不足,可以从错题当中学习弥补”等等。学科老师虽然对学生科目成绩和能力很清楚,但也难免会从自己学科出发,希望学生选择他们教授的课程。由于威敏学生通常都是“学霸”,各科成绩平均来说都很不错,这样,问完不同的学科老师后,学生选科可能还是会纠结,无从下手。

于是,学生就会向所在“学院”(house)的导师(house master)征求意见。 导师管理的学生分布在各个年级,经历的学生也多,给学生的判断相对来说就会更综合,不会仅从某一学科老师的角度出发。但是也有利有弊,导师通常不会给出明确具体的指向,对学生说出“你必须要选历史、不要选地理”之类的话,只会讲一下各选择的特点和利弊,学生或家长听完都会觉得“很对,但我到底怎么选呢?依然是一头雾水”的感觉。

最后,同学之间会相互交流和影响,而这,对学生的选科似乎起到很大的作用。13、14岁的孩子,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圈子,不仅在交友和兴趣爱好上会相互影响,在GCSE的选科上也会对照和相互影响。比如,如果有几个同学都选择学习西班牙语、而不是德语的话,这很可能会带动更多的孩子选西班牙语。

同学之间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家长话语的权威性,所以,一个好的学校、学校里的人群以及这个学校的氛围,会对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影响。 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氛围和文化就是学术出类拔萃、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因此,这样氛围下的学生,他们在选科上往往体现出追求“更高、更强”目标的特点

比如,通常GCSE选9-10门课的学生占多数。但威斯的学生选11门的也不少,甚至有选12、13门的,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想通过选择更多的课,来挑战一下“纪录”和自己的“极限”。

于是,选科选出了“奥运会”的感觉,这让一些家长看着揪心。毕竟,GCSE看重的,不是科目越多越好,而是看每科的成绩,只要科目基本够了,选13门科目的学生,并不会被额外“加分”。即便如此,威敏的一些小学霸们仍会挑战自己,以此来展示自己的判断和潜力。

关心学习、还是分数?

在英格兰,GCSE的评分体系是1-9分,9分最高,是比A*还好点的水平,大约5%的考生群体会拿到这个分值。自然而然, 选科目的一个标准,就是选择学生最可能拿9分的科目,这样,漂亮的成绩单可以为A-level的学习和今后申请大学奠定基础。

按理说,这是常理,也是一般学生遵循的规则。但威敏的学生选科目时,更多会考虑能不能学到新东西,而不是确保能拿9分。比如,在9年级时,学生会有选择第二外语的机会,诸如中文、德语、阿拉伯语、西班牙等课程,多数学生可以说是零基础。在14岁时,学习一门新语言,同时要在两年后,拿到9分,这确实是个挑战。

其实,威敏的学生在7年级时会学习拉丁语、8年级时学习希腊语,这两个语言很难,等到9年级时,学的比较好的学生,在这两个语言上拿到“优秀”应该不成问题,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继续学下去,GCSE考9分,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但一些学生,会放弃选择拉丁或希腊语,转而选择一门全新的语言, 从零开始,其原因就是想“学新的东西,而不仅仅是拿9分。”

这种“高风险”、“放着好日子不过”的选科方式,让一些家长抓狂。这时,威敏的学生反过来会开导家长:“放心,肯定会拿到9的,我们老师说了,之前这么选的学生,也几乎都拿了9。”

一些社会名流时常来威敏公学讲座

提供了学生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

的确,语言虽各异,但学习语言的方式和核心是一致的,只要掌握了一门外语的学习方式,举一反三,学习另一门语言,也能达到很好的成绩。加上威敏的拉丁和希腊语的学习,已经给学习西语系的孩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尽管还没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学生们仍会自信地说“西班牙语很容易”。

所以,威敏的学生并不是不“唯高分论”,只是在基本有把握能拿9分的情况下, 他们愿意做出更多的选择,愿意学更新的东西,接受更大的挑战。

是风轻云淡、还是“卷”?

在本周举行的家长和老师之间的酒会上,威敏的一个数学老师说了一个有趣现象,他说:“英国不同私校的学生,有不同的特点,威敏学生的特点,就是不愿意显山露水。虽然私底下下了不少功夫、做了不少努力,但他们总想表现得云淡风轻。”

比如,学生虽然不会在课外报班,但会拿出过往数学竞赛的题,自己刷题,然后主动报名参加数学竞赛。同学之间,也会在做题时相互讨论,手机和社交App,让这些沟通变得更加直接和顺畅。

威敏的学生是一群努力上进的孩子,也异常繁忙和辛苦。他们的日程表上基本上没有空,每科的老师都会提出很高的要求,学生也会尽量达到最高要求。每一门科目累加起来,学生的付出自然可想而知。如果再加上课外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学生的确是忙得难有喘息之机,每天忙到午夜或凌晨才能收工睡觉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太倾向用“卷”这个词来形容他们,虽说不出具体理由,但始终觉得他们就是不愿放弃,不愿服输罢了。

往期推荐

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规划研究生申请最合适吗?

硕士留学时间短,等于学位“水”吗?

去海外读博士居然有这么多福利,你知道多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公学,学科,中等教育,家长,科目,大学,威敏,选科,孩子,英国,公学,学生,家长,科目,威敏

同城58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公学,学科,中等教育,家长,科目,大学,威敏,选科,孩子,英国,公学,学生,家长,科目,威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公学,学科,中等教育,家长,科目,大学,威敏,选科,孩子,英国,公学,学生,家长,科目,威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